硬件产品开发制度规范流程

  硬件产品的开发流程涉及到各个事业部、产品规划部、研究院以及硬件产品中心;流程阶段划分为:产品立项阶段、产品需求评审阶段、方案设计评审阶段、硬件设计阶段、打样制作阶段、测试整改阶段、正样阶段和产品定型阶段。

  硬件产品的开发是从产品立项阶段开始的。项目立项需要填写项目立项申请表及编写硬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,经公司相关部门领导审核确认后才可以进行项目立项。产品规划部收到产品经理提交的《立项申请表》进行检查后将申请提交到产品规划委员会(可通过邮件或现场会议形式)对是否立项进行表决。同时,产品经理在立项阶段编写并出具《硬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》;报告中应包含:1.产品目标客户群体、应用场景说明、产品价格定位;2.    主要功能(需求说明)列表;3.产品性能的要求,包括环境适应性及相关行业标准要求;4.硬件产品所需资金、技术方案、人员、周期;5. 项目可行性分析;6.竞品分析。

   批准立项后,产品经理需在产品需求评审阶段完成《硬件产品需求说明文档》,输出硬件产品需求列表,并进行相关的需求评审。硬件产品需求说明文档应:1 明确硬件的规格,包括硬件性能指标(尺寸大小,各个功能的指标,额定功率等等),人机交互方式;说明产品的各功能需求点即详细的功能定义。2. 绘制系统框图,明确输入输出。3. 定义调试和测试功能接口。4. 明确产品性能要求,包括环境适应性及相关行业或国家标准的要求。5. 成本预算,对产品的可靠性、可制造性、可维护性进行说明。

  产品需求评审极为重要,硬件产品的需求应该在需求评审阶段得到确定;不同于软件产品,硬件产品的需求变更会极大延长产品开发周期。只有在产品需求评审阶段准确的分析需求,才能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,减少重复工作,缩短开发周期。

   产品需求评审通过后,项目经理根据《硬件产品需求说明文档》和产品功能列表,编制《产品开发计划表》(硬件和软件开发计划表各一份)。硬件工程师根据《硬件产品需求说明文档》和产品功能列表编写《方案设计报告》,《方案设计报告》中需包含关键器件选型、关键技术验证、系统框架设计、产品风险评估、功能交互设计等内容。

  硬件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一些新技术或非常规技术,项目风险会比较大。需求评审结束后直接开始做硬件设计的话,很容易遇到偏门物料买不到、芯片选型不满足指标、电路设计有缺陷等问题,导致项目延期客户流失。因此必须对硬件产品的方案设计做详细的评审,通过评审后才能正式开始设计工作,通过方案设计评审工作能够极大的提升产品开发质量,减少研发风险。

  方案设计评审通过后,进入硬件设计阶段,硬件产品中心出具BOM表、《原理图设计》、《PCB图设计》、工艺文件(或要求),并组织对设计资料的评审;硬件设计评审能够将常见的设计错误封锁在设计阶段,缩短产品开发周期,节省物料。

  接下来是打样制作阶段,由硬件产品中心进行整机的组装和验证,并和研究院开发的软件一起进行联调。

   打样制作出硬件原型产品后进入测试整改阶段。公司测试工程师结合产品的使用场景,设计出全面的测试用例,《测试用例》经产品经理审核后实施。硬件产品测试过程中测试工程师汇总测试问题,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成员提出解决方案并验证,进行回归测试,将解决方案整改到下一个硬件版本中,这一过程重复进行,直到出具《测试报告》。

  测试整改后,产品进入正样阶段。生产正样阶段的产品,需通过《测试用例》及《试验大纲》要求的测试。若不能通过,产品回到测试整改阶段,直到出具《测试报告》及《检验检测报告》。试验大纲由产品经理和测试工程师一起编写;试验大纲需包含产品所有性能要求;试验大纲中对重要的测试项需说明测试方法;硬件产品检验检测项目若需要委托第三方实验室开展,则送检工作由产品规划部负责。

   在获取到合格的《测试报告》和《检验检测报告》后,产品进入定型阶段。定型阶段产品经理负责汇总《硬件产品需求文档》、《整改报告》、《测试报告》、《检验检测报告》、《操作说明书(用户使用手册)》、工艺文件(或说明)、《产品规格说明书》、《维修手册》等成文文件;所有的资料都归档保存,除了基本的设计资料外,还有评审资料、整改记录、测试用例等,以供后续查阅以及满足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。硬件产品定型后由公司CM更新公司产品目录。

  硬件产品定型后硬件部分一般情况下不会再做更改,配套硬件产品的软件产品的开发及升级迭代按《产品开发规范制度流程》执行。

硬件产品开发制度规范流程插图
常见问题
如何获取我想要的资源?
代找资源网不售卖任何资源,只代找资源,需要代找服务的小伙伴请添加客服QQ 1127720680

代找资源网不售卖任何资源,只提供代找服务

QQ客服

微信客服

微信客服
0

评论0

请先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